查看原文
其他

华南理工2020年度十大新闻,由你来定!


已经过去的2020年意义非凡

这一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这一年更是不平凡的一年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

全国人民慎终如始,众志成城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2020年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华南理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

师资队伍、国际交流、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上

都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绩

回首2020实“鼠”不易

期待2021“牛”转乾坤

你有多强大

就有多美好


请投出你宝贵的一票!

2020年,我们共同拥有了许多珍贵的记忆,那些重大的新闻事件、感人的新闻故事仍历历在目,为展示学校一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华南理工2020年度十大新闻”。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提供新闻线索,经过初步筛选,现将20条候选新闻公示如下,并进入网络公开投票环节(投票结果将作为评选重要参考)。


【投票时间】1月7日至10日


【投票规则】每人可投不超过10项候选新闻,每个微信ID限投一次。



一起动动手指

选出你心中的2020年华园大事件吧!

(点击图片查看新闻详情)



01

学校党委在疫情大考中扛使命强担当 团结一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党组、广东省委要求,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强力的工作体系、强劲的防控措施,交出疫情防控“零确诊、零密接、零疑似”的成绩单,实现疫情防控和办学发展“双胜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党委靠前指挥、精准施策,章熙春书记、高松校长第一时间部署安排,防控工作组连续发文指导,各小组、校内各单位积极沟通、迅速落实,根据疫情发展做好阶段性重点工作。各基层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决做到组织生活不中断、政治学习不放松、工作推进不停顿。党员突击队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服务师生,坚持担当奉献,广受师生称赞。党委宣传部设立一线党旗飘”“战疫华工人”“校友在行动”等专栏,宣传学校师生抗疫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学生工作部(处)把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以“云思政”引领青年学生同心“战疫”、爱国力行。在新学期开课首日,校团委举办“云升旗”仪式,线上参与人次近亿。轻化工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书记胡松青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学校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多位医护人员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国家、省、市级表彰。



02

齐心战“疫”中的“华南理工力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大课”中,华南理工大学全校上下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执着坚守、深情付出,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展现出磅礴有力的“华南理工力量”。



华南理工充分发挥科研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集中多学科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防护用品、治疗药物等重点领域开展应急科研攻关,成果陆续投产或运用到抗击疫情一线。学校出版社5天5夜奋战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一线医护人员编写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图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医学专家共同策划出版《家庭防护新冠肺炎e科普》手册。



学校承办“我在战‘疫’中成长”广东高校大学生抗疫征文活动,展现广东大学生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战”中的心路历程、“大考”中的青春答卷、“大课”中的收获成长。结对武汉科技大学开展“一帮一”行动,切实帮扶武汉科技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精心创作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云县、孔美帮扶工作队坚守一线,做到防疫、扶贫两不误。华南理工学子为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爱心辅导,大量师生主动参与家乡防疫志愿者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面向全社会开通了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广大海内外华南理工校友凝心聚力、守望相助,从参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到驰援湖北;从助力母校,到支援全球,亮出了一张张耀眼的“华工名片”。


03

学校召开第十七次党代会 全面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6月17日,中共华南理工大学第十七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会议听取和审查中国共产党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六届委员会的报告,审查中国共产党华南理工大学纪律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中国共产党华南理工大学第十七届委员会,选举中国共产党华南理工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



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学校办学发展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会议确定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战略,擘画了“一五三八一”战略部署(即高举“一面旗帜”,深化“五大建设”,实现“三个领先”,推进“八项重点任务”,强化“一个政治保障”),全面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


04

卓尔不凡 臻至一流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二期工程动工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向全面建成再迈出坚实一大步!6月28日下午,广州国际校区二期工程开工活动举行。广州国际校区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分两批次建设,计划2021年底建成交付。校区全面建成后,学生规模将达12000人。



广州国际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是全国唯一一个全部“新工科”学院的校区。校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在地国际化校区,筑巢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按照“中方为主、国际协同”与世界排名前100或学科排名前50的著名大学开展全方位合作。自2017年3月部省市校签署共建协议以来,校区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2018年已招收研究生,首批本科生也于2019年入学。


05

华南理工大学学术排名首次迈进世界200强


在8月15日发布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0年榜单上,华南理工大学位列全球151-200位,首次进入该排名世界200强。



今年,学校在多个权威大学或学科排名的榜单中均稳步提升:在US News 2021世界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90名,比去年提升46位;在“自然指数2020年度榜单”中位居全球学术机构第93位;在2021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校共有15个学科进入榜单,其中11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能源和燃料3个学科位列世界前10名;在2020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首次发布的中国学科评级中,华南理工大学共有28个学科上榜。


06

华南理工连续四年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章熙春书记发表署名文章 


章熙春书记在《中国教育报》刊发署名理论文章


华南理工大学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脱贫攻坚的使命和责任担在肩上,举全校之力,尽锐出战。2020年,学校定点帮扶孔美村项目《从重点涉毒村到美丽红色村的蝶变——华南理工大学牵头组团高校帮扶孔美村打造定点帮扶新模式》获评第五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这是学校连续第四年获该荣誉。同时,学校定点扶贫工作连续两年被国务院扶贫办评定为“好”。11月12日,章熙春书记在《中国教育报》学校科研版刊发署名理论文章,介绍华南理工大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华工模式”,思考“大教育扶贫”格局下如何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07

探究人才培养“华工模式” 新华社专访高松校长


一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通过科教协同、校企(政)协同、学科协同、国际协同,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以来,又启动“新工科F计划”,面向未来培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卓越的“三创型”人才。



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人才培养喜讯频传:“互联网+”大赛摘金夺银、再捧“挑战杯”国赛“优胜杯”、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最高奖、3篇论文入选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其背后的“华工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记者对此专访高松校长,报道刊登在《瞭望》新闻周刊与新华社客户端。


08

入选“中国好人榜” 李莎精神激励华园学子继续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10月29日,中央文明办发布八月至九月“中国好人榜”,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莎入选榜单,被评为“助人为乐好人”。



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李莎主动报名参加支教志愿服务。然而,2020年5月份的一场意外,将她21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祖国西部的大山深处。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李莎把青春的赞歌唱响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她那明媚的笑容将永远留在大家心中,她的精神将一直延续下去,激励着广大华园学子砥砺奋进,不懈前行。


09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公布!华南理工33门“金课”入选



11月30日,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名单。华南理工大学共有33门本科课程入选,其中包括线上一流课程9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4门、线下一流课程10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7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


10

“稳、促、帮、助、扶” 华南理工大学打造高质量就业“免疫模式”


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的重要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牢牢抓住就业这一最大民生,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构建“稳、促、帮、助、扶”一体的就业创业支持体制机制,最大程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的影响,努力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中国教育报》头版关注华南理工打造后疫情阶段高质量就业


自疫情发生后,华南理工大学科学分析研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时发布《关于做好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22条工作措施,坚持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全校上下“戮力一心”,促就业“不拘一格”,帮就业“临门一脚”,助创业“提前一步”,着力打造毕业生就业工作“免疫模式”,获2020年度中国最佳高校数字化就业典范奖。


11

新突破!陈克复院士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华南理工大学2项成果获得表彰。其中,以华南理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克复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广东省内高等学校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零的突破。


12

创新争先 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工作者获殊荣



在2020年的多个重磅科技奖项评选中,华南理工大学多项工作及多位科技工作者获得殊荣。瞿金平院士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该奖项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设立的又一重大科技奖项。在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华南理工大学27个项目(个人)获奖,数量居广东省首位,其中王迎军院士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13

立德树人 华园教授做学生成长引路人


树教书育人师之垂范,育创新创业国之栋梁,2020年,华园继续涌现出一批勇担立德树人使命的模范教师,引领着莘莘学子走向成才之路。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黄平教授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该奖项每五年评选一次,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表彰各行各业中的先进模范人物而颁发的奖项,是我国劳动者的最高荣誉。



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举办的第二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颁奖典礼于11月20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数学学院朱长江教授获得杰出教学奖。


14

提升质量促进转化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工作再创佳绩



7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关于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华南理工大学4项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总数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并列全国高校首位。自2009年中国专利奖改制为每年评审以来,学校获中国专利奖总数高达34项;以第一专利权人获奖总数33项(含一金两银),获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首位。



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继续高歌猛进。瞿金平院士发明的“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送方法及设备”专利技术以超2000万元的价格完成转让签约,刷新了佛山单项专利转让金额纪录,也是华南理工大学以专利直接转让方式首次转化超2000万元的项目。此外,在2020中国国际技术贸易论坛现场发布的“2020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中,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成功入选。


15

4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研究成果奖 学校社科工作表现亮眼


9月2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华南理工大学36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立项数较2019年大幅增长44%,排名由全国第31位跃升至第13位。其中,一般项目立项数位列全国第7。



同时,在教育部公布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中,华南理工大学共有11项研究成果获奖,获奖总数位列全国29名、E9高校首位;其中获著作论文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4项。



16

华南理工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会



1月12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学校主题教育情况,对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党组部署要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作出安排。教育部直属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九巡回指导组高度肯定华南理工大学主题教育取得的效果。


17

为民、便民、利民  师生服务中心服务满意率高达99.91%



华南理工大学师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是着眼学校发展和师生需求,做细做稳做实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中心为师生提供全面、优质的事项受理和现场服务,解决了跨校区办事耗时长、往返跑的难题,有力提升了学校管理服务水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师生服务中心服务满意率高达99.91%。


18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来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1月18日至19日在广东调研并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活动。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孙春兰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服务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需要,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教育目标体系的重要方面,推动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要深化教学研究和教法改革,加强校企、校地、校际合作,丰富校外实习、实训、实践资源,更大限度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潜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加强产学研结合,在场地、税收等方面提供更多帮助,减轻初创企业压力,使其更好地融入市场、实现发展。


在广州期间,孙春兰到华南理工大学调研,考察学校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情况。她要求学校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新工科建设,在“书院制”和“全员导师制”方面加强探索,实现内涵式发展,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和国家发展的能力。


19

阅读超2亿,霸屏全世界!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圆满收官


11月17-20日,“建行杯”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今年学校共有12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获得10金2银的优异成绩,金奖数量不仅创造学校历史纪录,也创造了历届大赛单校夺金纪录。此外,学校推荐的国际项目也获得13金12银的最好成绩。



本届“互联网+”大赛由华南理工大学具体承办,共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17个国家和地区、4186所学校的147万个项目、631万人报名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大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创新性使用了高科技、云端式办赛手段,打造了疫情下举办国际大赛的标杆;构建了全媒体、国际化传播体系,相关报道累计阅读量超过2亿,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力度、覆盖广度、影响深度以及超出预期的宣传效果和口碑效应。


20

华南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黄埔军校”


12月13日,新能源智能汽车生态高峰论坛暨华南理工大学上海校友联络处第二届换届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高松校长作了《大学教育与新业态人才培养》的主题演讲。高松表示,全球已经进入科技、制度与人才的全方位竞争时代,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应致力于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支撑和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参加论坛的广汽集团、小鹏汽车、威马汽车、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均毕业自华南理工大学。目前,华工系企业几乎占据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半壁江山”,华南理工大学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



你心目中的十大新闻是什么呢?

赶紧来投票吧!

投票截至2021年1月10日24:00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华工新闻网 华工官微 封面设计:刘文栋

编辑:卢庆雷 许颖 赵春旭 鲍恩


科研学霸,竞赛达人,志愿之星.......他在华园绘就多彩青春!

学霸都在看什么书?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2020年度阅读数据出炉!

“招商蛇口 青春华章”颁奖盛典暨“互联网+”大赛总结表彰大会举行

军训进行时|英姿飒爽,青春飞扬!最美不过迷彩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